|
|
熱點新聞 |
醫學“3P”的意義和發展 |
|
來源:科訊網 未來15年,人類的健康問題將逐漸步入“3P”時代,即預防(preventive)醫學、預測(predictable)醫學和個性化(personal)醫療。 到那時,人們對于疾病的態度將從“重治”轉為“重防”。也就是說,對于可能會生的病盡量早預防,即便生了病也要早發現、早治療,切勿小病變大病。 這樣的轉變,與生命科學與醫學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了人類共有的遺傳密碼,使得醫藥研究的點逐漸前移;另一方面,正在進行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HapMap)將為我們揭示,人類基因中單個核苷酸的差別與不同疾病之間的內在關系,使每個人都能預知未來的健康狀況,并獲得個性化處方。到那時,“一滴血”測病,將越來越現實。 近20年來,現代醫學的發展并未給晚期腫瘤的療效帶來明顯變化。相反,如果早發現、早治療,患者的生存幾率則很高,這足以說明預防的重要性。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將來容易生什么病,就能盡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當然,人類的健康與遺傳基因有關,但又不一定完全相關,后天的環境因素、精神狀態同樣不可小視。這其中更需要預防醫學的干預,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作息制度等方方面面對你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約束。 個性化醫療還體現在同一藥物對于不同人群的作用上。研究表明,降血脂藥物他丁類藥物對于16%的患者無效;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發現,廣泛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硝酸甘油,對于許多東方人根本沒有作用。瑞士羅氏制藥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種基于藥物代謝酶基因多肽性的診斷試劑,它能測試不同病人對于同一藥物代謝速度是快是慢,代謝快的,用藥劑量則高;代謝慢的,用量則少。 預防、預測與個性化這三個“P”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關聯的一個系統。同樣,人口與健康問題不僅僅是個科學技術問題,它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比如,SARS、禽流感等傳染病、流行病的防御,治療是一方面,整個社會的應急反應能力與措施則顯得更加重要。 針對未來申城人口老齡化、居住高密度、交往多流動、工作快節奏、體力低消耗等問題帶來的健康需求,規劃中的“健康上!睂⒁浴霸纭、“快”、“低”以及“個性化”為功能理念,帶動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力爭在15年間,使上海的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新藥開發的技術總體水平和綜合實力居國內領先地位,成為亞洲生命健康科技和產業的重鎮。 |
|
查看:1088次 發布日期:2010年3月10日 |
|
|
|